- · 《兰台内外》栏目设置[06/29]
- · 《兰台内外》数据库收录[06/29]
- · 《兰台内外》投稿方式[06/29]
- · 《兰台内外》征稿要求[06/29]
- · 《兰台内外》刊物宗旨[06/29]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林如海做巡盐御史之前,是兰台寺大夫,贾母为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《红楼梦》中第一出重头戏,是林黛玉进贾府。且不说贾府的富丽堂皇,且不说黛玉的谨慎小心,只说这对祖孙第一次见面的情节,就非常感人。 黛玉方进入房内时,只见两个人搀着一
《红楼梦》中第一出重头戏,是林黛玉进贾府。且不说贾府的富丽堂皇,且不说黛玉的谨慎小心,只说这对祖孙第一次见面的情节,就非常感人。

黛玉方进入房内时,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,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,方欲拜见是,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,“心肝儿肉”叫着大哭起来。当下地上侍立之人,无不掩面涕泣。黛玉也哭个不住,一时众人慢慢地劝解住了,黛玉方拜见外祖母。
林黛玉和贾母的初次相见,令人泪潸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相见,则颇有深意。去庙里还愿的贾宝玉一进门,林黛玉便大吃一惊,心下暗想:“好生奇怪,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,何等眼熟到如此!”贾宝玉也语出惊人:“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!”贾母笑道:“可又是胡说,你又何曾见过她!”
那么,在林黛玉这次进贾府之前,她和外祖母、贾宝玉,以及贾府中其他人,真的从来都没有见过面吗?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关于林家的详细介绍。

那日,(贾雨村)偶又游至维扬地面,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。这林如海姓林名海,表字如海,乃是前科的探花,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,本贯姑苏人氏,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,到任方一月有余。原来这林如海之祖,曾袭过列侯,今到如海,业经五世起初时,只封袭世,因当今隆恩盛德,远迈前代,额外加恩,至如海之父,又袭了一代;至如海,便从科第出身。虽系钟鼎之家,却亦是书香之族。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,子孙有限,虽有几门,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,没甚亲支嫡派的。今如海年已四十,只有一个岁之子,偏又于去岁死了。虽有几房姬妾,奈他命无子,亦无可如何之事。今只有嫡妻贾氏,生得一女,侞名黛玉,年方五岁。夫妻无子,故爱如珍宝,且又见他聪明清秀,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,不过假充养子之意,聊解膝下荒凉之叹。

林家的原籍是姑苏,但这并不等于林家一直生活在姑苏。林如海的祖上,曾经四代袭爵,这并不能说明林家就一定住在哪个地方,毕竟,列侯们可以在京城,也可能在原籍。
但是,林如海却是科举出身,中了探花之后,就一直担任官职,后来做了兰台寺大夫。林黛玉刚出场的时候,林如海到扬州赴任,也不过才一月有余。也就是说,一个多月之前,林如海还是兰台寺大夫。
那么,兰台寺大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职,他的工作地点又在哪里呢?在《红楼梦》中,有很多虚拟的官职和地名,但这些虚拟的官职和地名,又绝对不是作者的空穴来风,随手乱写的,而是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一定的依据,作者进行了一部分修改。换句话说,这些官职和地名,其实是半虚构的。林如海的“兰台寺大夫”,也是一个半虚构的官职。

据《通典、职官、御史台》记载: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,亦谓之兰台寺;据《通典、职官、秘书监》记载:龙朔二年(唐高宗李治的年号)改秘书省为兰台;《后汉书、百官公卿表》记载: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;《后汉书、百官志》:兰台令史六百石。【注】:掌奏及印工文书。
汉代的班固就曾经担任兰台令史,受诏撰光武本纪,形同史官。根据这些史料,我们不难找到答案,兰台,原为汉代宫廷藏书之所,由御史中丞主管。御史中丞兼任纠察,故后世又称主管纠察、弹劾官吏的御史府为兰台寺。大夫,是古代高级文职官阶。所以,兰台寺大夫相当于执掌纠察弹劾的御史大夫。

不管兰台寺大夫,究竟是负责典籍秘书的,还是负责纠察弹劾的,他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京官!也就是说,在到扬州担任巡盐御史之前,林如海肯定是生活在京城之中的。也正是因为林如海一直在京城中工作,贾母才会将自己最宝贝的女儿贾敏嫁给他。林家一直生活在京城,贾母怎么可能没有见过林黛玉?这很有可能,是作者不小心留下的破绽。